为什么小学生和初中生会有很多孩子厌学?家长们知道真实的原因吗?

对于中国父母来说,最令他们焦虑的事情,就是孩子学习的问题,没有之一。家长们如此焦虑,孩子们的压力可想而知,从小学生的书包重量,或者是中学生课桌上下的书本,摞起老高,就能看出孩子们的压力,即使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给孩子们减负,都没什么效果。


如果你认为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,造成孩子厌学,不想去上学,那最可能是什么时候出现厌学呢?那我们试想一下,孩子从小学到高中,上大学前要经历12年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,这个过程中,哪个时期压力最大呢?


厌学的成因和心理机制,后面我们会专门介绍,这里先简单讲一点。


孩子不肯上学,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是一种典型的“趋利避害”行为,也就是说,孩子在学校学习有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,而且是他难以承受的,不得不选择逃避,这样才能让自己远离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。“趋利避害”是人性使然,任何人身上都有,所以不必苛责孩子,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帮孩子找出来,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强烈负面情绪体验。


学习成绩确实可能成为孩子负面情绪体验的原因,但是成绩差的孩子出现厌学,还是中等的孩子,又或者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出现厌学?其实,问题不是出在成绩高低上,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成绩一直很差的孩子,每天乐呵呵的去学校玩,虽然他们的关注点未必在学习上,只要家里出得起学费,但他们不会说不想上学了。


那问题出在哪里呢?其实出在成绩的大幅变化上,成绩大幅进步肯定不会厌学,原来成绩很好,突然大幅下滑,就容易出现厌学情况。这也好理解,原来成绩很好,总是班级前几名,老师同学都喜欢,每天去学校都开开心心的,突然成绩掉了很多,老师也不关心了,总是批评,同学也看不起了,情绪就会一落千丈,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就此出现。


这种情况,很多出现在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一初二阶段,所以这期间的不少厌学孩子,原因是学习下滑的问题。你可能会进一步问,为什么这两个阶段,会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呢?是孩子不努力吗?还是老师教得不好?又或者是课程太难了?


从众多来访案例来看,既不是孩子不努力,也不是老师教得不好,还真的是课程太难了。小学阶段期末考试只有语数英三门,到了初中,期末考试就会增加到五到六门课,这还只是主课,平时还会学地理生物等科目,要学的课程多了不少,很多孩子一下子适应不了,一考试就落后了,怎么追都追不上,就会很受打击,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。


如果你是70后、80后的家长,可能能回忆起自己读初中的时候,还有英语、代数都是从初中才开始学,而且期末考试是所有科目一起考,更有挑战,所以那个时候孩子成绩大起大落也是在初一初二。现在教育改革确实有意识,平缓了小学到初中的阶梯跨越,我想也是为了降低对孩子适应性的要求,但是仍然有一定挑战,还是会有部分孩子适应慢一些。


这里,我们重点说说小学四五年级,你可能会问,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,课程没啥变化,怎么也会不适应呢?其实小学四五年级孩子遇到的挑战,不是课程的增加,而是内容的升级,主要是数学课程,从算数,讲到分数、有理数和代数,甚至是方程式xyz。


这背后其实是,思维逻辑的转换,算数属于形象思维,很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例子,比如三个苹果,五棵树,围着操场几分钟遇到对面的人等等。而分数、有理数和代数,属于抽象思维,是很多生活中没有的,需要在头脑中构建想象,想象得到就有,想象不出来怎么都理解不了,孩子再努力,他想象不出来,家长再着急也没用呀。


讲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,那遇到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学习困难,家长要怎么办呢?要想帮孩子更好的适应变化,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一初二这两个阶段,有相同的处理方案,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案,不同的方案放在明天一讲中来分享。


今天我们先讲相同的处理方案,关键就是两个字“耐心”:


这两个阶段的变化适应,应该给孩子更多时间,更多差异化选择,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适应的节奏,慢慢消化课程内容的升级,或者是课程数量的增加。老师和家长不能教条式地要求统一进度授课,和理解消化,不能理解慢的就是孩子不努力,这样会挫伤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,应该给予孩子耐心和鼓励,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段挑战期。


如果孩子的进度跟不上了,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主动发现孩子遇到的困难,可以从试卷中的错题发现,可以从孩子提出的问题发现,可以从孩子想不通的难题发现,可以从孩子的不同观点发现。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遇到普遍性的共性问题,也可能是个性化的问题,需要针对性帮助解决,否则孩子卡在一个问题上没解决,后续问题的叠加上去,很快就变成“听天书”,什么都听不懂了,脑子一团浆糊。这时候孩子的总结复盘能力还不强,所以主动提出问题、寻求帮助的能力比较弱,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积极观察分析,及时施以援手,错过了就可能要付出一番周折,才能帮孩子找到问题。

本文内容由新启航拓展训练(广州)有限公司整理编辑发布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!

相关阅读

孩子叛逆难管教,立即联系我们

已有2125位家长与我们取得联系
姓名 :
电话 :
内容 :